訪問當天,黃翠如從探訪孟加拉宣明會事工回港不久,接受了很多傳媒訪問。眼前這位纖柔女子,卻並非默守閨中的弱女,她的足跡,已達地球上近七十個國家。為什麼她這麼喜歡四處闖蕩?
「我想看看這個真的世界。」黃翠如輕聲細語,無損她清晰表達自己。「在我小時候要離開香港是很難的事情。我第一次離港是十六歲那年去英國,當時得到了一個獎學金。第一次搭飛機,爸爸媽媽送我到機場,交給我七千元,當時對我家來說是很多的錢。那是我第一次看這個世界,而英國屬於世界很美麗的一面。以後我就很想看看世界還有什麼其他的一面。」
她的願望,在進入職場後不久便開始實現。黃翠如說:「我之前做娛樂記者,期間有一次做一個電影的訪問令我很開心,那是要到印度去做的,過程中可以看到印度不同的面貌,還上了喜瑪拉雅山。我拍了一些照片,因為我喜歡『畫公仔』,就畫了一些人物的樣子。其中有一個女孩子,回來後我看著這女孩的樣子,我想,當時她究竟在想些什麼?我很想知道。這影響了我後來做旅遊節目時,我喜歡問人的故事,因為人的故事可以令你一生記得,很難磨滅。」
最真實的故事在最真實的地方,最真實的地方就是相對地貼近原始的地方。
黃翠如說她想看到的,不是大家都會去、大家都知道的地方。在更貼地之處,有她要追尋的人的故事。「最真實的故事在最真實的地方,最真實的地方就是相對地貼近原始的地方。」
「比如說,我們曾到過基輔(接近切爾諾貝爾的大城市),我想看的是人。人與環境是一體的,在切爾諾貝爾事故之後,周邊地區的人的體會是不同的。他們靠什麼向前行呢?」
黃翠如說最近朋友告訴她,她認識的一位美國老人家去世了。她稱呼這人為Waterman,因為她認識他的時候,他遭遇人生很低谷的經歷,變賣了全副家當,用那些錢買飲用水派給人。「那時我們和他相處,覺得他和藹可親。」這位長者最近離世,黃翠如有一絲傷感:「對很多人來說他只不過是一名老人,對我來說他的人生影響很多人。他不單是派水,他與很多露宿者談天,又幫助他們解決問題。他會記得誰人某天過生日。露宿者吵起架來他會去調停。」
真實的故事不一定很傳奇,卻是能影響別人。黃翠如懊惱:「我總說要去找他,但是沒有做到;也沒有常常打電話給他……」
我人生用很多時間這樣做,值得想的會反覆思考,不值得的我也一樣反覆思考。
不認識的印度女孩,相處過的Waterman,都令黃翠如再三思量。
她又提到一名博茨瓦納土人女子。「她叫我救她,用我們的車子帶她離開土人的居住地。」女子生在政府收容土人的地區,不過有一群土人集體逃跑,回到森林內繼續過傳統打獵的生活,這名女子也被家人帶著回到森林。「現在有不同的評論,對政府和對他們都是,這不是我可以評說的。當時我們到了土人當中,這女子會說一點英文,她說自己的腳都爛了,因為沒有鞋子穿;每天採果實吃,吃不飽,那地方也沒有多少男人,因此她想到外面工作。」黃翠如說︰「當時我拒絕了她。」
「我常常想起她的事。我想到尊嚴,一個人的尊嚴要放得很低是什麼時候呢?是她請求你給她有選擇。那一刻我覺得她很難過⋯⋯」那麼你是遺憾沒有幫助她嗎?黃翠如立刻回答:「不是。過了那麼久即使我再回去那處境我也是不會答應。當她整個家族都在那裡,我不能帶她走。她把決定權放在我手中,我覺得不一定是好事,當然也不是壞事。只是她的表情印在我腦中,她難過的樣子⋯⋯」
筆者問:「你似乎愛反覆思考?」黃翠如說:「我是這樣的。我人生用很多時間這樣做,值得想的會反覆思考,不值得的我也一樣反覆思考。」她笑起來。
貧窮就是這麼實在的東西,不難理解。
走過世界很多不同地方,而且特意挑選去認識一些相對落後的地方,一定觀察到貧窮的現象,黃翠如對貧窮又有什麼看法呢?
「對貧窮不須把它高深化,」黃翠如直截了當回答︰「這一次孟加拉之旅給我的印象,貧窮就是每天只有一餐飯吃,餓著肚子去睡覺那種感覺就是貧窮。做媽媽的覺得養女兒是一種負擔,等她十三歲馬上把她嫁出去,這種奇怪的母女關係就是貧窮。小朋友因為幫忙家計,在工廠每天工作很多小時,手指都受了傷但不會撒嬌,反而覺得是理所當然,這是貧窮。貧窮就是這麼實在的東西,不難理解。」
黃翠如談到童年時也在貧窮中度過。她說︰「香港經常會掛風球,我記得媽媽去了買菜,我們三姊妹就用蓆蓋住那些窗,讓風不要一直吹進來。那一刻對我們小朋友來說是經歷大災難。還有爸爸的朋友找來一批打火機,我們姊妹就拿到巴士站旁邊擺地攤賣。因為家窮帶給我很多美好回憶!這些經歷令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很珍貴。」
黃翠如覺得家人對自己影響最深。「爸爸媽媽給我們很好的教育,要我們對人生很正面,覺得努力是必須的,讀書是人生最重要的,節儉也是必須的……這些全都是父母的影響。」
你願意把自己的資源放在他們身上,不是因為你好,而是你的資源多了。
黃翠如在孟加拉助養一名男童和一名女童,助養對她來說有什麼意義?也許你會覺得她的答案很反高潮—「我只是看為一種責任。」
且慢,聽聽她的解說,她不是無情冷淡,而是非常有責任感!黃翠如說:「我從小就覺得要助養小朋友。大家都需要資源,當然每個人都想自己是資源豐富的人。你願意把自己的資源放在他們身上,不是因為你好,而是你的資源多了。你願意放那是你的責任,你不願意也不是錯的。我只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。」
黃翠如對社會,尤其是年輕人有一種責任感。「我是一個傳媒工作者,我在傳媒工作中還可以有什麼事去做,以致可以有影響?我覺得這是我的責任。」
她對自己有嚴格要求:「我期望與我相處的人會被我影響,只是我常覺得自己不夠好,我期望自己會努力。」黃翠如當然有一大批支持者,她也期望自己對支持者能有好的影響。「第一件事是要讀書。有時候在街上遇到這些年輕的支持者,我總是提醒他們要記得讀書。」說著,她也笑了:「我是真心覺得要讀書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