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及教育從何開始?
作者:日堯
五十多年前,印度男孩凱拉西 ‧ 薩塔亞提(Kailash Satyarthi)在校門外,看見一名孩子為人擦鞋,便問他的父親為何不讓兒子上學,答案竟然是「我從沒想過,我們生下來便要工作。」兩名男孩一個置身校園內,學習知識;另一個則在校門外,工作賺錢。雖然站在不同的起跑線上,凱拉西選擇一生為童工奔走,助他們重返校園。凱拉西於2014年因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,他更欣喜的是藉此喚起更多人關注童工被剝奪教育權利的苦況。
怎能有所學習?
在香港,父母為子女花盡最多心思的,無疑首選教育,有的從懷胎十月已經早有計劃,為子女報讀哪一間幼稚園,以至鋪設中小學的青雲路。教育彷彿成為孩子進入人生勝利組的關鍵。然而,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,因時因地卻有著很大的差別,正如凱拉西所遇見的童工失學情況,今天仍然存在。
如果逐一細問,相信每個失學兒童,都有一個不上學的故事。縱然全球因著聯合國在本世紀初推行的「千年發展目標」,在2000年全球有超過一億名小學適齡兒童失學,至2014年時已經下降至二千五百萬名。各國在此期間,通過建校、減免學費、增聘教師和改善教學資源等方面,確實有效增加入學率。可是,在入學率提高的背後,部分兒童在完成小學課程前卻因種種原因,已經離校,更未能掌握到讀寫和計算技能,這跟從未入學其實相差不遠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《2014年全民教育全球監測報告》,有二億五千萬名完成小四課程的學生,未能掌握基本讀寫和運算能力。
我們普遍認為孩子上學讀書,就能識字。但是,到底要讀多少書,才是識字?識字的定義,其實不同國家也有分別。普遍的說法是在某個年齡,應該擁有一定程度的讀寫能力。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識字的定義更為廣泛,除了讀寫能力,也涵蓋語言溝通、理解和運算能力,並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。每年的九月八日為聯合國所定的「國際掃盲日」,讓我們趁機再思考如何讓站在不同起跑線上的孩子,都能有所學習!
兒童整全發展願景──接受教育
在兒童的成長路上,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,它能給予孩子改寫將來的機會。我們希望所有孩子也能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,從而掌握到認知、情感、社會和各項基本生活技能,以致能夠充分發揮潛能。因此,接受教育被列為宣明會四個「兒童整全發展願景」之一。
這些年來,我們一直在世界不同角落,透過「助養兒童計劃」推展的「區域發展項目」協助孩子接受教育,包括修建學校和教育設施,又資助貧困孩子的學習費用,以及提供學習用品等。直至數年前,因應孩子上學了,仍未能掌握基本讀寫和運算能力的實況,我們更新了教育工作的方向。自2012年以來,宣明會在二十五個國家,嘗試推行新的教育模式,就是著重兒童能否有所學習,而不僅僅是上學去。
透過一個生命週期的教育模式,針對兒童在每個階段的發展需要,包括幼兒期、接受基本教育期、青春期及青少年期,並與地方合作伙伴、社區成員、老師、家庭及兒童,一起希望達致以下目標:- 兒童擁有讀寫及運算能力
- 兒童能夠接受教育,完成課程
- 兒童能夠作出正確決定、保護自己、擁有情緒管理及溝通能力
- 青少年能夠裝備充足,把握就業機會
- 老師能夠營造有效及富趣味性的學習氣氛
- 父母能夠在家庭裡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
- 社區義工接受訓練,並舉辦合適的課餘活動
我們深願孩子,包括最脆弱的兒童也能夠接受良好教育,學會讀寫,擁有知識,能夠爭取自身權利,並有能力為家庭提供日常所需,長遠脫貧自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