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勵會友身體力行
「2015年11月29日,我們教會舉辦了斯里蘭卡分享會,有八十多人報名參加,人數真不少了,試問向來有幾多人會關心斯里蘭卡這個陌生的地方?這個分享會大家都很興奮,那麼接下來我們要怎樣?我們嘗試把本地事工加強起來。」
華惠神召會從2009年已經開始運作一個小型的食物賙濟庫(food bank),將食物送給有需要的家庭。劉牧師說︰「我們教會不是很大,但感謝主弟兄姊妹很有熱誠。怎樣才不會曇花一現呢,怎樣才能長線委身呢?在那次分享會之後,我們集合了一些願意委身的弟兄姊妹,其中十二位在2016年成立了教會的慈惠部,整合教會已有的扶貧工作,關心社區裡的弱勢群體或貧窮人士,希望多做一些事情。」
教會曾三次邀請宣明會員工來主講,又有一次祈禱會特別為敘利亞祈禱,那次祈禱會請得當時的總幹事趙煥明先生帶領,劉牧師留下很深印象。他說︰「Kevin帶我們祈禱,希望世界對敘利亞重新關注,當時已經打仗幾年,國際的關注減少了。不久在媒體上出現了一張圖片,土耳其海岸防衛隊人員抱起了一名溺斃的男孩,圖片震動全世界,德國默克爾總理宣佈會收容八十萬難民﹗這事叫我感受到禱告不可思議的力量。」
劉牧師同意一位宣明會同事的說話,就是大家不單要付出,還要不斷去「教」。他說︰「我會鼓勵會友參與有意義的活動,例如『新春童樂赤腳行』有幾個家庭參與,也有參加為敘利亞難民奔跑,受苦節祟拜我們會禁食早餐,將餐費奉獻出來。金額不多,但重要在於意義。我很高興有些弟兄姊妹婚宴上放一張卡片,說是給你們的小禮物已經奉獻給宣明會。我開始看到慈惠的意識進入了生活,慈惠應該是日常的生活。」
「觀塘零距離」
觀塘是全港排第二的貧窮社區,裡面住了很多需要關心的人。劉牧師說︰「我們推動『觀塘零距離』,探訪露宿者,探訪基層人士例如做清潔的姐姐,或是坐在公園裡面的叔叔嬸嬸。當然有些人不會歡迎你……有一次我和隊工在海濱公園見到一位中年男士,他對我們說︰『有什麼好講﹗』我們心想要離開了,他卻叫我們四人坐下。結果他講個不停,一直講了個多小時……只要去關懷,很多人等著我們去關懷。」每兩個月一次的活動,因為疫情不得不停下來,劉牧師不禁嘆氣。
教會從2017年成立了義工探訪隊,首先是探訪不能返教會的獨居長者。「開始時當然很多人,到現在也還有三十餘人。希望將來有『外賣服務』,探訪不是教會內的獨居長者。」只是,疫情又阻礙了事工的進展。
「環境惡劣,我們盡自己所能去做」
筆者問劉牧師,當初為什麼開始助養,沒想到一直侃侃而談的劉牧師,忽然哽咽。
「很多年前我去宣教,看見很多小孩子在街頭。我在馬尼拉宣教,看到街頭上的小孩,我為他們祈禱。我把手放在小孩頭上為他祈禱,不純然是宗教儀式,而是表達一種接觸。當然我知道或許會有跳蚤跳到身上,但當我的手按下去時,感覺頭髮好像塗過啫哩一樣,他們好久沒有洗過澡﹗這些是因火山爆發被迫流落馬尼拉的小孩。我想我們香港的小朋友,如珠如寶,有什麼事馬上看醫生,而他們連吃的東西都沒有。我心裡很難過。在柬埔寨宣教的時候,看見一些外國人拖著當地小孩,那時知道有侵犯兒童的事情,網上看到一美元就有交易,心裡很難受﹗聖經說,上帝是孤兒的爸爸,我是一個有收入的人,雖然自己食用都慳儉,不過與家人飲一餐茶也要幾百元,那麼一個月二、三百元(
助養)都拿不出來實在說不過去。起初助養一位,後來又助養第二名。我很感恩能鼓勵兩個女兒從零用錢中拿一點出來,家人合力又助養一名兒童。(世界)情況惡劣得不得了,我們盡自己所能去做。」
年輕人熱心貢獻那是很容易理解,問到教會其他人對慈惠事工是否支持,劉牧師說︰「耶穌說財寶在哪裡心也在哪裡,我們教會發生事情人數受影響,但是賑災奉獻一直都保持著……」劉牧師自己也許一樣,你看到他的財寶在哪裡,說明他自己真的身體力行,也因此成了榜樣,帶動會友奮力關注有需要的人,不論遠近。這就是世界的點點亮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