標籤:
傳遞體驗與反思—訪教師考察團葉Sir和Miss Li
撰寫︰文蘭芳
2020年走到尾聲,留給香港人的最深刻印象,恐怕就是「疫情」兩字。學生不能到學校上學,很多人不能到公司上班,朋友親人久久未能見面,絕大多數的人生活被打亂,日常生活習慣需要改變……
經常外遊的香港人,大半年困處本地,不光是沒有旅遊的機會,有時候是重要的事情沒法去辦,重要的場合不能出席。失去的不只是遊玩的樂趣,也可能是學習體驗的機會。
香港世界宣明會每年會舉辦探訪團、體驗團,讓助養者有機會與助養孩子見面,讓支持者以至廣大市民有機會認識發展中地區的實況,不同地區人民的需要,發展的成效等。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,個人的耳聞目睹往往帶來深刻體會以至新的反思和行動,因此體驗活動十分重要。今年一月底的時候,「2020緬甸教師考察團」順利舉行,可說是讓今年不致交了白卷。
帶著教師的心見聞
「2020緬甸教師考察團」參加者Ernest Yip(葉Sir)說:「真想不到今年我只飛了一次。好想飛出去!」離開香港,總是一種休息;不一定是遊玩,但是接觸新環境和不同的文化,總是帶來心靈的洗滌。
葉Sir在四年內已經參加了三次香港世界宣明會舉辦的教師團。他說:「2017年是第一次,去了斯里蘭卡。當時我教書已教了一段時間,又是德育組老師,經常收到很多資訊,其中最多的是到中國內地義教那些,看到宣明會有這個團,我就報名參加。」
教育工作者最關心的總是教育。第二年教師團的目的地是尼泊爾,葉Sir說:「我是教地理的,看過有關的地質資料,難得有這個機會去看看,同時也可考察發展中國家災後的情況。」葉Sir笑說:「我們上課,根據課本講解,也會找圖片補充。我出外時就會拍攝相關照片,以真實照片放入課堂的簡報裡,學生覺得是亮點﹗啊,原來阿Sir去過這些地方。」
今年葉Sir到了緬甸,他說在這三個國家中,以發展程度來說,緬甸相對來說比較好。「幾個地方都是文化深厚。政局上斯里蘭卡和緬甸都有內亂,尼泊爾相對穩定些。我們在斯里蘭卡北面探訪了一個地方,是當年海嘯重創的地方,仍然有失蹤人口的家屬,在等待他們的消息﹗真是體現了在發展中地區,天災人禍再加上政局動盪,什麼都齊集。」葉Sir也任教通識科,「到過這些地方知識增長了,有親身體會,跟學生講到感恩、珍惜這些主題時,就有很好的例子。」
教育必須身體力行
葉Sir留意到宣明會在發展項目地區一些特別之處。「是關於家庭中與小孩子的關係,要改變家長舊有的古板方式。宣明會把很多新的方法帶入社區,我覺得那裡的小朋友是比較開心的。看來成效較明顯。」他說:「這次在緬甸,他們會邀請小朋友出來做報告,這是放手讓兒童去嘗試。之前在斯里蘭卡和尼泊爾的農村,都是官員職員做報告,在緬甸,他們給小孩子機會,這跟我的教學理念一致,我也是訓練學生代我宣布一些佈告事宜。」
這些旅程令葉Sir更加深思到在扶貧過程中教育的重要,他指出有三個要點:「首先是心態。三個地方接觸到的小孩子都是單純的,我覺得把小孩子教導得有單純的心,沒有那麼多雜念、誘惑是很重要的。其次是心態上他們怎樣樂觀地面對自己的一些不足。第三是他們怎樣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將自己的優點發揮到最大。」
作為教育工作者的他當然勤於自省。「在尼泊爾的學校我教小孩子寫中文『大吉大利』四個字,其實對他們是很難的,試想倒過來讓我寫他們的文字,我也不一定想學,但他們想學,於是執著他們的手教他們寫。這個過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,我教他們一些他們不懂得的東西,我自己又願不願意學一些我不認識的東西?」
探訪了好些貧困地區,葉Sir覺得自己有所啟發。「我一直教的學生,都是稱為band 3的學生,貧窮是一種弱勢,學生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中也是弱勢。我在照顧弱勢學生方面是會花時間下去的。或許你追不上別人的進度,但要拉近距離,走得一步就是一步。到目前為止,我自己覺得要花時間在弱勢學生身上。」而在個人生活方面,「我覺得自己少了埋怨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