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脆弱同行

標籤:

與難民孩子同行復原之路

作者:黃健信

蘇丹於4月時爆發武裝衝突,引發難民潮。而鄰國南蘇丹的內戰亦已經輾轉持續近10年,至今仍有不少人在鄰國烏干達的難民營生活。難民營裡缺乏資源,很多孩子失學,有些女孩更會被親人強迫帶回南蘇丹結婚。

17歲的蘭絲因這場內戰失去母親和弟弟,在2016年跟隨酗酒的父親逃難至烏干達的難民營。除了要克服喪親之痛,她更飽受後母的精神虐待,令她一度想過輕生。

幸好,蘭絲持續參與宣明會的活動,並向我們坦誠分享自己的困難。她說:「宣明會工作人員幫助我克服情緒困擾,與我在復原路上同行,並鼓勵我為其他孩子的權益奮鬥。」身為過來人,她希望日後能成為記者,為無聲受苦的孩子發聲。

傳遞知識,捍衛自身權益

南蘇丹難民面對男女不平等的情況很嚴重,特別是很多女童遭受著童婚的威脅,因此宣明會在難民營內成立青少年小組,提高南蘇丹青少年在相關方面的意識,並裝備他們向群眾宣揚性別平等和保護兒童的信息。

培訓小記者,建立自信說故事

手機普及,難民青少年亦有「一機在手」。為了建立他們的自信心,並培訓他們的溝通和語文能力,宣明會在烏干達的難民營開設了手機記者項目,鼓勵青少年把有意義的故事製作成短片,與世界分享。
蘭絲的生命得以改變,有賴宣明會在當地推行的長期工作。透過「守護脆弱孩子」計劃,難民孩子和身處脆弱環境的兒童持續獲得各方面的幫助,以渡過困境,重獲生機,重整生活,重建未來。每年的6月20日為「世界難民日」,邀請你由今年開始與我們一起守護脆弱孩子。

總幹事的話

每年的6月20日為「世界難民日」。聯合國訂立此國際日,是為了頌揚全球因衝突或迫害,被迫逃離本國的人所展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氣。

世路思潮

「你是不是有多一件外套可以借我?」同事問。

專題

近年,ChatGPT這項新的人工智能聊天服務越來越普遍,帶來的影響不限於科技發展,甚至可能改寫大家的工作及生活模式...

前線工作

娜仁其其格和巴雅爾琪琪格住在巴彥洪戈爾省,是「寒災」危機最嚴重的地區之一。

本地同行

由上世紀八、九十年代至今,宣明會的「饑饉30」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集體回憶。而本期受訪的棉紡會中學黃定康校長,亦因為饑饉活動與宣明會結緣...

童看世界

這個年代的小孩好像很幸福,從小就接受各類的培育和訓練,英語、普通話、繪畫、游泳和彈鋼琴這些已是基本的...

孩子篇

在馬克所住的馬拉維社區裡,愈來愈多孩子為了幫補家計而輟學打工。馬克慶幸自己可以上學,且上學前有早餐可吃。他知道,家境從前並不那麼好。